2015年“十二五”以降檔進入“新常態”而收官,我國自動化市場“以深度下探”標記了一個傳統時代的結束。
2016年開始,GDP增速將回調至6.5基準,而伴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自動化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何從已經是紅海的自動化行業中脫穎而出,開辟屬于自己的藍海市場空間,是各個自動化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人工智能技術、移動互聯技術、物聯網技術,自動化與這些技術融合后,為傳統的制造業、流程工業等賦予了新的能力,這些能力帶來了產業的升級、優化的空間,也賦予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和更高品質的生存環境.
為了各大企業進一步立足全球化視野和國家戰略思維,抓住“互聯網+壓縮機”已經滲透到制造業的各個價值鏈環節中這個機遇,通過大數據采集,對大型壓縮機組的全自動化操作以至無人值守,優化運行參數實現節能降耗和挖潛增效,長周期安穩運行和智能規劃壓縮機的檢修及備件計劃等都有了新的理解,并推出了新的保障技術,讓“智造”不再是口號與規劃,而是看到可以投入行動的市場,從而為企業的安全和利潤保駕護航。
為此,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北京康吉森自動化設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于5月26日,在榕城福州召開2016中國自動化“互聯網+壓縮機”安全控制與智能工廠專題會議。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吳幼華先生、秘書長李明遠先生,中國自動化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暨北京康吉森自動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周政強先生、北京康吉森自動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勇先生,為大會致辭。
會議從“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的關系入題,由中國石油華東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林洪俊先生發表“智能化工廠/工業4.0”專題演講;由互聯網專家許永碩先生深入剖析互聯網與安全控制、互聯網與智能工廠的結合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突破,吸引了百余位業內資深專家及領導的重視及參會,并獲得高度的認可。
會上,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與中國自動化集團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共同攜手,就雙方共同關注的“中國制造2025”、生產安全等領域,結成深度的戰略合作關系,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進一步發揮在行業內的領頭羊作用,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隨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對北京康吉森自動化設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安全儀表與系統工作委員會的授牌儀式。安全儀表與系統工作委員會的成立,旨在搭建一個廣闊的平臺,為相關企業提供專業、優質的資源服務,共同帶領安全儀表與系統行業,邁入趨勢,引領未來。
大型機組工藝自動化操作與機組控制系統大數據管理專家論壇,也在會議期間舉行。北京康吉森自動化設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機組專家李明進先生主持本次論壇,就企業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會議還邀請到業內眾多典型案例用戶,帶來精彩的技術分享。沈陽鼓風機集團總經理助理高峰先生進行了沈鼓首套國產化并聯壓縮機--川氣東送涪陵壓氣站優化控制成果交流;揚子石化機動部儀表總工 朱健先生進行了揚子石化重整壓縮機優化控制應用成果交流;洛陽石化機動處處長李梅喜先生進行了洛陽石化焦化富氣壓縮機優化控制應用成果交流;陜鼓動力銷售部部長王弢先生進行了陜鼓中煤榆林DCC主風機優化應用成果交流。與會嘉賓對分享的內容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期望從中獲得益于自身企業發展的技術和資訊。
本次大會的成功召開,為“互聯網+壓縮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排除了疑惑,可謂是呈獻給業界的一場饕餮盛宴。